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国家信息中心主办

财经界

您的位置:首页 > 活动 > 正文

经济每月谈暨《曾培炎论发展与改革》座谈会召开

摘要:9月16日上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人民出版社在北京湖南大厦召开“经济每月谈”暨《曾培炎论发展与改革》新书座谈。






 

    2014年9月16日上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人民出版社在北京湖南大厦召开“经济每月谈”暨《曾培炎论发展与改革》新书座谈。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以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国家发改委原常务副主任王春正,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国家行政学院原常务副院长魏礼群,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原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曹玉书等老同志出席座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大卫同志主持座谈。

   《曾培炎论发展与改革》(上、中、下三卷)从收集的1000余篇、近400万字文稿中,最终收录了422篇、约140万字,历时6年成书。该书收录了曾培炎同志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计委副主任、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电子部、机电部副部长等职务期间,有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重大问题的讲话、报告、文章、信件等,以及有关照片和批语、书信、文件等影印件151件。这些文稿按经济理论、战略规划、宏观调控、结构调整、改善民生、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产业发展、资源环境、重大项目等10个方面分类编辑,大部分内容是首次公开发表。

    出席此次座谈会的老同志还有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孙昌基、原信息产业部副部长曲维枝、原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原副主任李铁军等。中央政策研究室、中财办、国务院研究室、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统计局、湖南省委,中石化、中国商用飞机、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部门、企业和地方政府领导代表等60余位同志参加了座谈。 

    与会代表在发言中指出,《曾培炎论发展与改革》一书准确地记录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我国发展与改革的历程,真实记录了我国在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提出到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的进程,具有独特的历史文献价值,是一套不可多得的经济发展史书和经济理论著作,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会同志认为,该书充分反映了曾培炎同志坚定的政治立场、长远的战略眼光和谦虚谨慎的为人态度,从书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强烈的改革创新精神,独特的领导智慧和拳拳的百姓情怀。

     会上,曾培炎理事长向会议代表、出版单位和参与该书整理编辑的同志表示衷心感谢。他说,有幸生在这个时代,亲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进程,参与了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经济工作,亲眼目睹国家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要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自己只是其中的一个执行者、参与者。对于大家的赞赏,他表示自己“其实难副,受之有愧”。编辑过程中也犹豫过是否出书,但考虑到书中内容反映了与我一起工作过的同志们历年来的工作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还是决定出版。

    曾培炎理事长重点提到了经济工作中获得的体会。他指出,经济建设离不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干好中国的事,关键一点还是在党,这已经被历史多次证明。党的领导能够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搞建设,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战无不胜的关键。”他认为,坚持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也十分重要。改革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必不可少,必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他还强调,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工作是一门专门学科,必须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可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就是源自对经济规律的正确认识。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实践中逐渐完善提高的过程。要坚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才能在“综合”的基础上提出契合实际的政策,正确使用调控手段。最后,他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够提供当年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历史情况和背景,对做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座谈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