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国家信息中心主办

财经界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界杂志 > 2016年第十二期 > 特别关注 > 正文

2017年中国经济将在曲折中前进

新动能动力不足,既有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不再明显,注定2017年中国经济将在曲折中前进。而通过改革财税政策,提高资本的利用率,通过完善资本、债券市场,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难题。激发企业的活力,从根本上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

20161127日下午,来自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财政部、世界银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情况进行探讨,会议主题是中国宏观经济与国家利益研讨会。

 

用供给侧改革平稳切换增长速率

 

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2017年中国经济将稳定在6.3-6.7%的区间内,基本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这对于中国这个体量庞大的大块头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经济增速结束了连续五年多的下行,终于稳住了。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表示,经济下行的压力还是比较大,但是企稳的迹象比下行的压力应该要更明显。

世界银行中国、蒙古和韩国局局长郝福满表示,中国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得比其他国家要好,6%7%的增长非常不错,今年可能是6.7%的增长,世界其他国家基本是负增长。所以说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尽管环顾世界这是一个不错的数字,但是,从中国内部来说,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小。我们面临的依然是一个结构失衡、增长动力不足的经济现状,在很多方面出现了“倒挂”的现象,比如国有投资增速与民间投资增速“倒挂”;房地产与制造业发展速度的“倒挂”;海外投资与国内投资“倒挂”。

中国经济增长出现的困境既是我国多年来过度依赖出口,过度放贷,采取激进的财政政策等措施刺激经济发展的后果,也是多年来我们注重经济发展速度忽视发展质量所必须承受的后果。现在,中国不仅出现了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在欧美国家遭遇经济危机后,中国的出口也遭遇重创,加之中国政府一直对企业采取直接补贴的政策导致出口产品屡屡在欧美市场遭遇双反调查。因此,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是改变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缓慢、提高企业活力、提高资本利用率的必然途径。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楼继伟表示,我国改革硬骨头很多,如怎么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持财政可持续性、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等。曾经有很多既有利于短期又有利于长期的改革,现在这样的改革不多了,如“去杠杆”、“去库存”等,都是一些短期承压、长期美好的改革事项。

 

完善融资机制,释放企业活力

 

民营企业的活跃,是中国经济走向繁荣的一个风向标,也是激发中国经济内在活力的重要标识,但是,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银行贷款一直起重要作用,银行贷款起到的作用未必都是正面的。一方面,贷款进入企业后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银行也不易收回贷款,这就造成了资金的闲置和浪费。杨凯生建议调整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把以债务融资为主、以银行市场为主的机制变成股本融资和债务融资共同发展的市场机制,同时银行对负债率不同的企业,融资、授信应该体现在银行的资本占用的不同水平上,由企业在贷款利率中体现。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满足不同企业的上市需求,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但是,应该看到,上市融资是一条重要渠道,而不是唯一渠道,在股市以外还有债券市场,而企业通过发行债券也可以实现债权与股权的转化,这对企业来说不仅增加了融资渠道,同时,灵活性也在提高。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现代资本研究院院长高坚认为,债券资本市场的发展在中国金融市场未来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要通过市场把风险和回报进行很好地匹配,这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推动债券资本市场的发展。

在高坚看来,通过网上基金产品,将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吸纳进来,不仅解决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可以吸引国外资金,丰富资金来源。

吴晓球主张中国要建立一个市场主导性的金融体系,也就是资源配置要逐步往市场中配置,使金融市场在整个金融活动中要占据主导地位。

无论是推进金融改革,还是推动资本市场向多层次方向发展,还是推动债券市场向多样性转变,目的都在解决企业融资的难题,唯有拓宽视野,多角度看问题才能形成多路径、多维度解决问题的办法。

 

寻找新的增长点

 

与提高资本使用效率,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释放企业活力的问题同样重要的是,中国经济不能必须要寻找新的增长极,使经济发展成果能够惠及社会大众。

当前,国家正在推进的新型城镇化浪潮被视为是能够带动中国经济未来20年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这不仅是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中国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

郑新立认为,中国在寻找新动能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内需与外需的关系,建设“一带一路”很重要,但是需要循序渐进,项目要经过充分的论证,要经过认真的可行性研究。而目前,在国内增长低迷的情况下,应当把更多的投资和银行贷款引导到结构调整和需要的方向上来。

同样,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公共服务的覆盖水平,刺激消费也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建议财政政策重点从政府投资转向改善教育、改善医疗和社会保障、均衡收入分配,促使居民消费回升。

2017年,中国面临的是一个更加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尽管稳增长已不易,但长远来看,更要有信心能够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