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旧金融两种业态的推动下,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喧嚣、镇静,再到回归理性,它有力地推进了中国金融创新的发展进程。如今,留在赛道上的实力派已经跑在前列,分水岭已现,监管大幕已经开启,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到哪个阶段了?之后又将如何发展?是还会有“新名词”、“新事物”出现,还是走向合规、稳健,不再空转,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金融何时回归本质?它的本质又是什么?这里,我们来做一些探讨。
发展阶段
曾经,互联网来势汹汹,声称要颠覆一切,传统行业惶惶中经历敌意、抵抗、转型、融合……如今的互联网还是原来的样子吗?我们进入了怎样的时代?
中国互联网已从“野蛮生长的阶段跨向一个快要成熟的阶段”,这是业内人士普遍持有的观点。《财经界》记者在采访麦子金服COO杨恒时,他表示,互联网对各个行业颠覆力已经显现,而且改变了很多业态,现在已经逐渐升级到移动互联网时代。
依照普遍规律来说,每一个新事物出现的时候,市场都会有过高的预期,追捧中,资本涌入,泡沫涌现,概念之下的事物本来还没有达到的阶段被高估,当人群冷却,却恍然醒悟不是那么回事。于是,一轮批判潮来袭,原来的金马缕衣不复,这个新事物往往会被说的一无是处,毫无价值。反反复复的探讨中沉浮,人们才会有更加理性的判断,而这个时候,或许才是新事物能被合理估值的阶段。
总体来说,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目前高峰已退,随着监管的收紧,以及大浪淘沙式的赛跑和全球经济低迷、复苏乏力的情况下,未来或处于挑战期。
变与不变中坚守本质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等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
近年来,民企活跃创新,使得传统金融体系之外,有了新的力量出现,互联网金融是金融的一种创新,是传统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
在近日举办的“2016第二届中国(上海)互联网金融峰会”上,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喆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有助于发展普惠金融,弥补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有利于发挥民间资本作用,引导民间金融走向规范化;可以满足电子商务需求,扩大社会消费;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资金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质量;有助于促进金融产品创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正是由于这些积极的意义,国家意志对互联网金融寄于厚望,并采取了鼓励与包容的态度,希望能够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和服务小微的功能,有效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在杨恒看来,“国家寄于厚望,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度创新,变与不变中,应该有所坚守。”
正是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而金融的本质就是资源配置、风险控制和社会责任。互联网金融并不因为其具有高科技性而降低了其风险性,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信息科技风险等传统风险类型照样存在于互联网金融领域,并且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作用下,表现形式更为复杂、隐匿,外溢效应更大、传递效应更快。因此,在王喆看来,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一定要服务于中小微企业,服务于普惠金融,服务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在一定的前提下进行创新,而不能以创新的名义伤害消费者,为社会增添风险和不稳定因素。
走向规范是未来主流
互联网金融行业从野蛮生长到现在的逐步规范,表现出的活力与冲击力让人无法忽视,究其原因,杨恒直言,整个行业因为市场巨大需求而诞生,又因民间智慧巨大的创造力而充满活力,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互联网金融的体量已不可同日而语。但由于监管的缺位和创新的无边界,行业已由最初的“乱象丛生”向整体有序迈进,整体上是向前发展的。
都说资本的本质是逐利的,但其实在原则之外,还有很多不能触碰的底线。采访中,杨恒告诉《财经界》记者,金融由于其杠杆效应,又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因此必须要有底线,“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相信有度的创新和有规矩的创新才是金融未来发展的要求。”在互联网金融行业,P2P因“卷钱跑路”频发被公众误解为“骗子”行业,其实,这与行业无关,是人的问题。
根据某网贷第三方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月至6月新增问题P2P平台共695家,这些问题P2P平台中,失联、跑路分别为281家、147家,停业、终止运营平台分别为136家、25家,二者合计占比23.2%,较2015年占比高12.4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国家对整个互联网金融包括P2P网贷的态度出现大幅转变,监管不断收紧。年初各地工商行政部门暂停“投资类”、“互联网金融”等字样的企业注册登记,随后对P2P网贷广告宣传也进行了严管。各地金融办出台各类监管政策,在明确业务规则的基础上,要求平台开展自查自纠。2016年4月,国务院组织14个部委召开电视会议,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有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为期一年。之后,各地监管部门纷纷展开网贷平台的清查。“政府从‘包容’、‘鼓励’到‘规范’、‘整治’的转变,正说明互联网金融前几年的自律做得很不够。”王喆表示。
刚刚过去的8月24日,银监会、工信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办公室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是P2P行业截至目前最为严厉的规定,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对于此前饱受诟病的P2P行业的各个敏感点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一条,规定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的借贷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100万元。仅参照这一条,目前就只有不到10%的平台满足该要求。
长期而言该政策被看作是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一种利好,虽依短期表现来看,对P2P平台造成了不小影响,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行业逐渐收紧的态度也显而易见。
校园贷向左还是向右?
近两年来,校园贷发展迅速,这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贷款。目前,校园贷已深入大学校园。然而,由于近期极端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让大众对校园贷充满了质疑。
同样是8月24日,银监会明确提出用“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整改校园贷问题。银监会普惠金融部网贷处处长徐晓征解释:“停”是一个分类处置想法和思路,对于涉及到类似暴利催收等违法违规行为,要暂停校园“网贷”的新业务。“整”是对于现存的校园“网贷”业务要进行整改,包括增加对借款人资格的认定,包括增加第二还款来源,落实一些相对的风险防控措施。“移”也是涉及到违法违规的行为,要按照相应的管理规定移交相关部门。“教、引”就是加强教育引导,增加学生合理的消费观的培育和引导,来规范整个校园“网贷”的行为。
杨恒对此表示,“我们向一切有合理合法需求的不特定对象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目的是为了践行普惠金融,让每一个人的梦想都有实现的可能。”谈及校园借贷正向作用时,杨恒说,“校园贷只是我们业务中很小的分支,在过去三年帮助了数十万贫困以及有创新需求的学生。我们为了保障学生利益,防止欺诈借贷做出了很多努力。”同时,他支持和尊重国家关于校园借贷的规范要求,呼吁广大学生理性借贷,合理使用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