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国家信息中心主办

财经界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界杂志 > 2016年第八期 > 经济时评 > 正文

货币安全:越强大风险越尖端

/巩胜利

 

第一次全球“金融海啸”爆发至今近10年了。世界第一大货币美元依然不改全球第一大强烈霸权的地位,却也史记般印证了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啸”就是美元的根源做宗。这就告诉今日世界一个颠覆不破的“新真理”:(一)越是强大的货币,在全球范围内越是缺乏安全系数;(二)一旦某种货币安全出问题,那么全球各国货币都免于安全;(三)不管是什么大货币、小货币,在全球化的今天都难以保护它自身的安全,只有美元是个例外,它引发了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啸爆发,但却没有波及自身的全球货币霸主地位和国际货币的核心价值,似乎也没有影响到美国人民的生活与安全。

617日,美联储做出维持美元基准利率0.025%-0.5%不变的的决定。这就是说:在已过半的2016年,美元还没有做出一次加息的货币策略。

现在看来,从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啸爆发至今,全球第一大货币(占全球市场份额61%)市场从大宗商品市场、到全球货币市场都经历了最近几年来少有的回暖之势:黄金、石油、资本市场、大宗商品的出现了回升,但全球经济依然没有摆脱基本秃势。对全球唯一保持升值的美元来讲,又到临近美联储利率决议的日子,全球整个市场沸腾而紧张,沸腾是因为所有人都在猜测,此次美联储将会怎样出牌,会给予怎样的货币政策,宽松还是紧缩?亦或按兵不动?因近期美联储对货币政策的态度表面鹰派实际暧昧,导致变化性太大,市场为之沸腾也就不足为怪;至于紧张,是因美联储是目前全球话语份量最重的货币政策决策机构,它的决策不仅仅会影响美国经济,也会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甚至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球投资者的心。

626日,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6心理关口,创下201012月以来的最低记录,成交价一度突破6.6585,大幅暴跌。导致本次人民币暴跌的直接原因与上周五英国脱欧英镑大跌、美元走强有关。英国公投退出欧盟算是一个意外事件,之前市场普遍预期留欧派会获胜,当英国退欧的结果公布之时,市场出现极度恐慌,英镑欧元应声大幅下跌,黄金美元甚至日元都急剧上涨,一般而言,美元走强,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会下跌,但前不久出现的美元和黄金同时上涨,足以说明市场避险恐慌情绪之强烈,美元指数升高,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稳定机制自然促使人民币兑美元走弱持续下跌。英国脱欧,让本来饱受债务危机和难民危机困扰的欧盟前景更加黯淡,英国的未来似乎也增加了史前的最大不确定性。笔者认为,英国经济的基本面良好,脱欧阵痛之后应该会恢复良性发展,但未来在国际经济政治等领域的比重和影响力会逐渐向下。

 

金融海啸十年后的全球核变

 

全球第一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伯南克时代,美联储制定了货币政策的三大目标:第1是经济增长,第2是就业目标,第3是通胀数值。但耶伦扔掉了“经济增长目标”,紧盯就业和通胀。去掉经济增长目标可以理解,因为美联储在上世纪70年已经放弃了这个目标,货币政策逐步转向单一盯住通胀,而耶伦上任后,过去数年的大规模QE已经使美国经济增长率由负转正,甚至有回归正常的迹象,那美联储放弃经济增长目标当然合乎情理。

但根源问题是,为什么美联储一直盯住就业目标呢?按照当年的约定,美联储在失业率高于6.5%时美国不会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失业率低于6.5%之后,美联储确实也退出了QE,而现在美国失业率已经从2014年底的5.6%降到2015年底的5%,达到了一个正常的水平。

这恰恰是美联储在考虑国际经济形势之后的重要改变。而今,全球经济变化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一个是全球各国的金融海啸后宽松货币政策连续近十年;另一个是日元、美元、欧元等占全球货币总量超过总量95%以上的货币都是负利率和全球货物贸易运输的大幅减少、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暴跌,这意味着“后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的核变,而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实业资本争夺白热化,货币宽松更加尖端,还面临着未来各国政府一轮又一轮的货币宽松。目前,各国极端“零利率”,又极力压低了国际大宗商品趋势性向下——全球能源和工业原材料价格下行,美国经济主导激励实业投资,并以此增加就业机会。特别值得提及的是,欧洲当前的失业率已超过了10%,而美国自身的就业状况实际也没有统计数据那么好,因为大量放弃领取救济金的失业人口并未被统计到失业率数据当中。个人认为,就业情况反映了一个国家实体经济的处境,而美联储紧盯就业数据,实际是更加关注美国“再工业化”进程的体现,也是更加关注全球实业资本竞争状况的体现。

所以,美元自20151217日近10年第一次加息后,不要简单地理解、看待占全球货币份额61%美元、美联储的加息,而在全球大环境下应当更多地看到,保持已被严重扩大的全球性资产增加、负债表不变的安全前提下,美元基准利率从0.25%0.5%目标区间,实际已经是非常宽松的状态了。而且,美联储的新动态、动作,稳定了全球金融机构流动性的长期性,使美国货币政策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持续获得了宽松、释放力量。囿致,那些一看到美国加息就说“美国货币紧缩”。

近十年来出现了三个关键时间点,最近一次是今年128日凌晨,学界做出了美联储按兵不动的判断,其结果也符合预期。而此次,三月档期已过,对美联储议息会议又是一次挑战性分析,当前局势十分胶着,判断难度也很大,但终究万变不离其宗,美联储最终选择方向也有一二三之别,本文试图通过以下三种详细路径阐述:

 

      美联储加息想干什么,全球货币安全陡起

 

美元加息的“目的”是干什么?有“真正目的”吗?其实,每一次美联储的动作背后都隐藏着大量远虑和思及意图,在201512月份最后一次利率决议上宣布加息,蕴涵着全球金融海啸后堆积的不少含义,而其中最重要的一层含义,也是美联储顶住重重压力,毅然决定加息的真正目的,即通过加息来达到占全球货币超过61%货币之源来引导全球流动性兑换美元并流入美国本土。

美元加息,从金融货币的理论上来讲,是一种常规“紧缩措施”。很简单,加息的最主要作用之一就是紧缩货币、收回以前放出去的货币,尤其是对美国国内而言,自20077月开始的“次级贷危机”后,美国为了刺激经济放出大量贷款、三次QE10万亿美元的巨量美元,且全部都是低利率、几欲“零利率”成本,这是美元实施的全球第一次强行增加流动性举措,对恢复美国及全球金融海啸起到了“定海神针”的巨大作用,但随着美联储决定加息,此前放出的大量贷款就会产生大量利息,增加贷款负担,导致投资热度降低流动性下降,这对美国经济来说并非有利,加息负作用太过于明显,弊大于利,美元必须收回。

这就是美联储为什么要毅然加息的目的?美联储意图通过加息,引导全球、输出流动性兑换美元并流入美国。美元加息,持有美元的收益就会膨胀变大,加之美元处于每每逐步升值状态,可以引导更多全球流动性兑换美元流入美国、拥有美元资产、掌握现货美元,这是个近乎完美的计划,但仍有缺陷——必须是国际流动性大于国内收紧流动性时,美国经济才会步入“第二轮复苏”,美国GDP才会出现新增长;但如果全球各国流动性小于国内收紧流动性时,加息就会呈现负面效果,美国经济反而会萎缩,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2016年的局势是:全球大宗商品依然处在波折时期,黄金、石油及其商品不可能扭头向好,也没有能力一举翻过2015年秃势。

 

      全球货币宽松是大势所趋,流动性安全性匮乏

 

2008915日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啸爆发后,全球各国货币泛滥与安全危机并起。自2016年以来,全球进入到一种超宽松货币模式(除美国外),中国自201411月就不断降息和降准进入“降息期”通道;而进入2015年后,进一步放宽房地产行业,同时人民币降准基准利率进入1.5%时代,这等于向中国市场释放了历史最大的流动性,同时危险安全慨率也大幅提升,央行向国内市场注入的流动性至少也有几十万亿人民币,毫无疑问这是全球一个巨大宽松。再就是人民币进入SDR成国际货币,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公布可知:中国外汇储备由201410月份3.99万元美元,到2015年年底消耗到3.2万亿美元,囿此可得出一个判断,中国自进入2016年以来,人民币除开1月头几天剧烈波动以外,几乎都处于逐步升值状态,尤其是春节过后,人民币汇率出现了大幅升值(盘面走跌),这会锁定大部分流动性不外泄,流向国际市场并不多,中国金融安全面临顶尖级的新兴挑战,这是其一。

其二则是欧洲,不久前欧央行利率决议,宣布进一步下调基准利率、存款利率和边际贷款利率,同时增加每月购买规模200亿欧元,欧元每月将释放800亿欧元到20174月份,并将购买对象进一步扩大到非银行企业债券,同时决定自20166月开始执行新一轮TLTRO再融资计划,三管齐下,是非常明显再次释放宽松动作,毫无疑问将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不过在欧央行宣布宽松货币政策后,欧元先跌后大涨并强势拉升,让许多人惊诧了一番,因为欧央行宽松之后欧元不跌反涨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实际这也是一种锁住流动性的方式,汇率不跌反涨,绝大部分流动性会锁定在欧元区内部,而流向国际则少之又少。

再看看全球其它货币市场,日元、澳元、加元、纽元等已经宽松或推出新宽松的国家货币,或多或少都处于升值状态,这些都能锁住其国内流动性,避免流向国际市场,因此可以断定,全球虽启动了宽松模式,但国际流动性仍然匮乏,国际资本市场稍作喘息,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却依然无法有根本性改观。

 

      美国无法支撑美元加息走太快

 

从全球目光看美国,今年12季度,美国国内CPI看似不错,能对美联储加息给予支持,但人们的目光不能仅仅限于CPI这一个层面,还需要进一步扩大经济视野,从更多经济数据来衡量美国经济是否能承受再度加息;首先是市场研究机构Markit公布的数据,其中显示美国2月份Markit制造业PMI初值51,创201210月以来最低,预期为52.51月为52.4,其中多个分项指数下滑。最值得警惕的是,美国制造业PMI上一次这么低的时候,美联储推出了QE3;虽然目前美国不可能推出QE4,但美国经济实际在逐步步入下滑。

Markit公布的数据还可以看到,2月份服务业PMI下滑至49.8,此为201310月美国政府停摆以来首次低于50,也是继200910月以来倒数第二差的服务业数据。

从上述两个数据可以判断,美国经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美国国内整体环境还在缓慢恶化,这对美国政府来说是巨大挑战,同时对于美联储而言也是压力山大,如何在恶劣环境下进行加息。

美国1月份消费信贷下滑至105.3838日公布),远低于前值212.6726日公布),创下20138月以来的最低值,显示美国家庭和商业对未来的金融状况信心下降;由于美国国内消费占GDP比很高,消费信贷又能反应美国国内消费状况,也就能侧面反应出美国经济状况,而此时美联储如加息过频,难度必然巨大,必须承受由于加息所带来的经济快速衰退导致的风险。

目前全球大局就是这样,无论从全球当前的局势还是从美国国内形势,抑或是对全球具有1/3发动机的中国而言,特别是对管理着全球第一大货币市场61%份额的美元当局美联储而言,都不是最佳加息时间,虽然美联储一直都想通过加息来引导全球货币的流动性和方向,但由于现在全球外部经贸大环境、美国国内环境都比较恶劣,故可以判定美联储在上半年进行加息已成泡影,不过继续保持鹰派态度倒是完全有可能。囿此,美联储利率决议的看点其实并不是在利率决议内容上,而是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里的数据分析、现实美国的经济行动,或许耶伦会透露出更多有价值的指引信息,指引市场走势。

全球第一大强势货币、美元引发的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啸爆发,告诉世界各国货币安全是个系统工程,不是越强大就安全,强大反而面临更多的风险;货币风险除了在于其内在的安全之外,更大风险还在于走向全球各国之后。中国人民币2015年末开始走进国际市场,人民币的安全也面临全球的最新、最尖端的挑战,这些都是60多年中国未曾有过的,是走向全球化的一种必然选择、也是人民币强盛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