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国家信息中心主办

财经界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界杂志 > 2016年第五期 > 封面文章 > 正文

开局良好 未来前景可期

本刊记者/王海蕴

今年一季度,我国GDP的增速达到6.7%。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八十二期“经济每月谈”上指出:“这一成绩来之不易。12月份,经济指标下行得比较厉害,但是3月份却超越了大家的预期,总体看我们经济出现了回稳向好的态势。”

长期来看,徐洪才认为,今年GDP增速的平均水平在6.7%左右、未来五年保持在6.5%-7%区间可以期待。但他同时表示,未来,应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完善利率的市场化、汇率市场化的行政机制改革等,真正将社会政策要兜底这一政策支柱落到实处。

 

今年一季度出现回稳迹象

 

尽管当前的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但今年一季度的各项指标却在短期内出现了回稳迹象。

3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了6.8%1-3月份平均值是5.8%2月份是5.4%3月份上升比较快、比较猛。与此相关,克强指数(包括长期信贷资金的增长、铁路货物运输量的增长以及工业用电量的增长,这三项指标合在一起叫克强指数)今年2月份出现了首次转正,增长了1.9%,而去年9月份是负0.18,特别是工业用电量3月份上升得比较快,一些沿海地区包括沿江地区的工业恢复得比较好,对经济增长形成了一个比较有力的支撑。

另外,从制造业的PMI和服务业的PMI,以及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先行指标来看,也都表现出回稳向好的迹象。制造业的PMI3月份达到了50.2,也是首次转向了50以上。前三个月,在12月底的时候是49.71月份是49.42月份49.9。服务业一直是表现比较好的,PMI总体上都是在50这一荣枯平衡线上,今年1月份、2月份有一点回落的迹象,但是到3月份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弹,达到了53.1,这也体现出服务业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较多。

此外,从中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先行指标看,已连续3个月回升,1月份是98.12月份是98.73月是99

而从物价水平来看,目前我们消费的价格指数已进入一个比较理想的区间,摆脱了通货紧缩的压力。数据显示,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82月份为2.33月份为2.3,一季度平均为2.1,这一数字和去年、前年的平均值1.4相比,上升了0.7个百分点。同时,生产者价格指数也出现了向零、向正增长回撤,去年下半年的时候总体上是在低位徘徊,负增长5.9。但今年一季度,1月份负增长5.32月份负增长4.93月份负增长4.3,向零靠拢,生产者价格指数通缩的压力有所缓解,预计这一趋势还将进一步延续。

分析原因,徐洪才认为,虽然有生猪出栏量、猪肉产量下降等供给侧方面的因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来自于需求端。

今年一季度的就业情况也继续延续去年的良好态势。1-2月份新增加就业172万,比去年同期171万还增加了1万。徐洪才表示:“今年总体上来看,至少1200万以上新增城镇就业岗位没有问题。”而且,今年一季度城乡居民收入增长8%,不仅超过了GDP6.7%的增长速度,也超过了财政收入7.4%的增长速度。

国际收支总体情况也处于基本平衡。徐洪才指出:“过去我们曾经担忧的比较多的是资本的外流,特别是资本账户的逆差情况。”数据显示,这一担忧从2014年四季度以来是有所加剧的,到去年四季度的时候,资本账户的逆差差额占GDP比重高达负5.6,应该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但今年3月份,外汇储备结束了过去几个月下行减少的状态,出现了正增长。

中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一阶段,老百姓、企业,对国际货币都出现了比较强的的需求,希望能深度融入全球化,对外消费和投资。在徐洪才看来,这是好事,可以藏汇于民,把原来过多集中在中央银行账户上外汇储备分散到千家万户账户里,从而减轻央行货币调控的压力和风险,有利于解决过去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货币错配的问题。

他进一步指出,“过去,我们资产侧更多的是以外币计算,负债则更多以本币计价,这中间就形成了比较强烈的不匹配,因此也制约了我们货币政策的自主操作空间。现在却可以看到,央行自主操作空间越来越大。”

 

未来五年会运行在合理区间

 

未来五年,中国能否达到6.5-7%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徐洪才看来,这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首先,内需有所回升。去年的数据表明,2-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一路下行,从年初的13.9%下滑到年底的10%左右,但今年2-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同比增长是10.7%,投资对经济增长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去年同比增长也是一路下行的,去年年底的时候甚至接近于0的水平,但今年一季度、到3月底累计同比增长达到6.2%,说明我们过去两年时间房地产市场的去库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其次,投资结构出现了优化,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长速度已呈现上升态势。去年全年,我国第三产业增长10.6%,今年一季度增长12.6%,增加了两个百分点。

徐洪才对此表示:“三产的回升体现了投资结构的优化,同时也体现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发生了一些转移。但同时,我们在投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第一个问题,今年1-3月份,从中央地方项目同比增长情况看,中央投资项目的增长下滑得比较厉害,同比增长只有2.8%;民间投资累计同比增长是5.7%,也是偏低的。这就表明,“最近两年,由于经济下行,中央政府入不敷出,压力相对大一些。同时,民间投资积极性现在还有待提高。”

第二个问题,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强有力支撑,应随时注意消费热点的变化。从当前的消费结构上看,食品类的消费增长一直保持比较好的势头,1-3月增长12.7%;汽车消费表现也比较亮眼,1-3月增长7.7%;房地产住房的消费在一季度也出现了比较好的势头。

此外,经济结构优化,过剩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化解。一是体现在产业结构方面。今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首次突破60%,达到62.8%。二是需求结构的变化。去年年底,消费对GDP的贡献已达到66.4%,未来这一趋势还可以进一步延续。三是财政金融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尽管从总体情况来看,财政收支是下降的,但财政收入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基本保持同步。今年3月份,公共财政收入的累计同比增长是6.5%GDP增速是6.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是8%,可见老百姓收入的增加高于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和公共财政收入的增加水平,这就表明,老百姓更多地分享了改革开放发展的红利和成果,有了更多的获得感,这是一种好的表现。

今年一季度的短期回稳迹象,加上长期总体观察,徐洪才认为,今年GDP增速的平均水平在6.7%左右、未来五年保持在6.5%-7%区间是可以期待的。“而且,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更多改革和结构性调整的红利,新的动能将进一步释放,经济结构将不断优化,质量效益也会不断提升。”

 

房地产正逐步走出低迷

 

尽管房地产市场总体上还是分化的,但徐洪才结合今年一季度的数据判断,总体来看,销售回暖、库存减少、投资回升,房地产市场正逐步走出低迷状态。但他同时也指出,一线城市跟二线城市冰火两重天的格局依然持续。

通过观察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和百城住宅价格指数,房地产市场其实从去年年初就已经筑底回升。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今年3月份,三线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达到0.65%,首次出现了正增长。

徐洪才指出:“房地产市场回暖除了受益于我们过去两年降准降息,降低购房者成本等楼市调控举措也是重要原因。但是,不同的地区依然有差异、有分化,且未来这种分化的势头还要进一步延续。”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针对未来发展,徐洪才给出几点建议:

首先,稳中求进总基调不改变,但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今年财政赤字要进一步扩大,扩大到3%左右,特别是结构性减税从5月份开始要进一步扩大,今年要减5000亿左右的税,让企业轻装上阵。”徐洪才表示,其实这也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范畴,体现出社会政策要兜底这一政策支柱的重要内涵。应积极推动结构性减税,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鼓励一些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

其次,进一步完善利率的市场化、汇率市场化的行政机制改革,保持金融市场的相对稳定,发展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特别是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在这个基础之上,利用G20轮值主席国的机会,建立大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形成三位一体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架构。

分析当前形势,从当前货币金融情况来看,我们总体上保持中性偏松的态势。今年一季度,1月份M2的增速是14%2月份13.3%3月份13.4%,总体上是13%左右。一季度货币新增人民币贷款4.61万亿,特别是1月份,单月投放2.51万亿,同比一季度多放贷了9300亿。“这9300亿对我们经济的增长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满足了我们的投资需求,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看来并没有形成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货币政策总体上还是适度的。”

从利率水平来看,总体上看也是平稳走低,特别是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利率和一年期的贷款基础利率总体上保持一个平稳的状态。但值得重视的是,随着通货膨胀、物价水平的上升,老百姓的储蓄存款其实已经出现了负利率。

徐洪才对此指出,“尽管全世界现在都在搞负利率,这一做法本身对消费、投资也并没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它破坏了市场的预期,对汇率影响比较大,导致了全球资本的无序流动。”

从汇率水平来看,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不仅保持稳定,而且出现了温和的升值迹象。整体上来看,汇率的稳定对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和金融稳定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