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研究员高国力
本刊记者/律星光
2015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从“振兴”到“全面振兴”,时隔12年,党中央、国务院再次主要针对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战略决策。继《若干意见》审议通过后,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长春新区成立等一系列振兴东北配套举措正在陆续推出,成为打造东北振兴的新亮点和新引擎。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域协调发展加速推进,东北振兴的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快。
东北振兴的步伐到底有多快?经过10多年的振兴发展,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丰硕成果?如何有效保障东北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针对一系列问题,近日,《财经界》记者专访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研究员高国力。以下为专访实录:
●《财经界》:自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重大决策以来,通过近13年的努力,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哪些丰硕成果及有哪些亮点?
高国力:我认为,应该充分肯定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通过13年的努力,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结构调整、改革开放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具体来看:(1)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布局了一大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项目,包括一些产业项目、制造业项目、军工产业项目,特别是石油化工、钢铁、造船等优势产业项目,这些产业在东北地区有着雄厚的基础。但是随着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以来,由于东北地区的传统产业体量大,体制机制不是很灵活,在市场竞争中暴露出了一些不足,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很多产业项目还是依托原有的基础雄厚的产业门类和行业,进一步进行产业升级改造,以及产业链的拉伸和延长,让东北地区原有的传统优势行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围绕整个东北地区的民生领域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比如社保体系改革,国有企业厂办大集体改革,还有棚户区的改造工作都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这对促进东北地区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进而维护社会稳定跟和谐有着明显的成效。
(3)东北地区是我国资源型城市比较密集的地方,分布着一大批石油城市、煤炭城市、森工城市,像大庆、盘锦都是我国比较大的老油田,辽宁抚顺、黑龙江鸡西、鹤岗、七台河等一批煤炭城市的开采历史也比较长,这些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就是资源枯竭。过去的10多年,国家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升级编制印发了专项规划,这在很大程度上支持和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培育和壮大接续产业和替代型产业。
(4)东北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得益于过去十多年该地区的重视和保护。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的生态保护和转型发展得到强化,并颁布了相关的专项规划,加大了财政资金的投入,这些重要林区的良好保护对于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保护和建设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5)东北亚的对外开发开放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东北地区依托一些口岸区域设立了边境口岸合作区,还设立了满洲里、二连浩特等一些对外开发开放的先导区。在扩大沿边开放方面,特别是面对东北亚的经贸合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跟俄罗斯、蒙古、朝鲜、俄、日、韩等国家的合作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财经界》: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这个目标的一大决定性因素,东北振兴工作会迎来哪些关键性任务?哪些关键领域的改革是急需破题的?
高国力: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一重大目标,当前东北振兴的关键性任务是把东北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夯实,为东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长春的电子信息产业、哈尔滨的软件产业等,这些都是很有优势的产业。但是,这些产业不像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那样形成了密集的产业集群。下一步东北地区要在打造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的壮大、培育上多下功夫,这是东北地区未来五年的首要任务。农业方面,东北地区的大农业在全国是比较有优势的,在东北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农业是很有潜力的,推行一些新的先进农业生产模式是非常有条件的,所以东北地区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有条件、有能力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力,进而将为全国的粮食安全作出重要的贡献。
第二个任务就是民生领域。首先要尽快提升东北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同时还要把东北地区内部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程度提高,进一步缩小城乡、沿边、山区和省会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
第三个任务是在改革开放方面。东北地区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东北地区和临近国家在文化习俗上有着一些渊源,当前,在对外开放上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未来五年应该要创新开放的模式,通过对外开放来倒逼东北内部的一些改革和发展。
谈到关键性领域的改革,我认为,将来要全面破除体制机制的约束,其中有四个方面:
第一,国有企业改革。下一步国有企业的改革能否在东北率先推进或者在东北设立国家层面的国企改革试验区,给予一些配套政策和资金扶持,率先踏出一条国企改革的路子,供全国其他城市作参考。
第二,军工企业。东北地区的军工企业基础雄厚,人才、技术优势明显。要鼓励军工企业的人才、技术对当地企业嫁接和扩散,这样能够带动民间企业的发展,可以在军工产业密集的地方设立军民融合园区和国家层面的试验区,探索军转民、军民融合的新路径。
第三,人才建设。据统计,过去十多年,东北地区流出了近200万人口,人才流失严重。要加大在人才培养使用方面的机制改革和创新的力度,这里面还有很多文章可以做。要加强企业家队伍和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引进,引进人才的同时还要关注当地原有人才的使用和培养。
第四,政府职能转变。下一步围绕政府职能转变方面,积极打造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诚信政府,优化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转变政府形象和提高行政效率,政府职能转变对东北地区的发展将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财经界》: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已经有10多年了,为什么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再度提起东北振兴战略?
高国力:自2003年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10多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我们国家的战略一般是10年一个周期,通过10多年的振兴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收获了很多亮点。但是确实需要新一轮的调整、反思,为继续推动东北振兴做一些准备,这也是区域开发战略的一个要求。所以现在新的10年我们提出了全面振兴,过去的10年更多的侧重于重点领域的振兴或者应急导向的振兴以及问题导向的振兴。未来的10年或者新一轮的东北振兴应该还是要着眼于更全面、更综合、更长远的目标设置来推进。
另外,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下行的轨道,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又进入了经济新常态,以东北地区首当其冲受到的冲击很大。“十二五”的五年里东北地区进入到了很快的下行通道,而东北又是区位非常特殊、资源禀赋丰富的地区,从地缘政治稳定以及从东北地区进一步开发开放的角度考虑,需要结合新形势、新常态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提升,所以现在重提东北振兴战略,有人还称之为重点解决“新东北现象”。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地区的振兴发展要经过很长时间不同阶段的努力,应该着眼于解决短板和问题去坚持不懈地推进。
●《财经界》:您认为,如何有效保障东北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
高国力:在保障举措上,我觉得,一方面国家要选准一些重大的领域,像上述提到的国企改革、军民融合等给予大的扶持,另外在税收减免政策上也要给出一些倾斜,把这些大的扶持和优惠政策聚焦在重要的领域和重要的板块、环节、节点上,这对调动东北地区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就是东北地区自身要有紧迫感,要挖掘自己的潜力,围绕重要的改革任务真正地去摆脱旧思维,既要有对国际的开放又要有对国内发达地区的开放。通过人才的引进和派出能让东北地区自身挖掘出更多的活力,来保障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向纵深推进。如果把东北地区比喻成一潭水,搅动起来就要靠开放、靠人才、靠改革等方面,还有就是绩效考评的要求能否对东北地区加大力度,奖惩分明。
●《财经界》: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黑吉辽三省呈现哪些地方亮点和鲜活的案例?
高国力:我讲的不一定最具代表性,只是简单介绍一下。(1)辽宁省:大连金普新区是东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金普新区的建立整合了大连的几个功能区,把几项优势资源、优势企业都在金普新区里面进行了资源的整合,还进行了空间布局的调整,把沿海的航运资源和港口资源进行了整合。金普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有效利用了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整合当地的优势资源,打造当地的优势特色产业,能够壮大大连自身的实力进而发挥对辽宁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2)吉林省:辽源市是属于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围绕资源枯竭型城市采取了一些好的做法,其中设立了园区,成立了留学生创业园、民营经济园,一大批特色优势产业得到了培育和壮大,辽源市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现在的城市环境得到了整治,基本上已经看不到原来煤城的影子了,土地塌陷治理的很好,把土地塌陷的池塘变成了观光旅游、垂钓、休闲的地方。辽源市在全国地级市的资源枯竭转型方面是排在前列的。
(3)黑龙江省:前几年我主持了哈尔滨市松花江沿江产业带的规划的编制。哈尔滨依托松花江建设,以前江南的城市人口比较密集,江北的城市人口相对稀少,随着跨江通道的增多也把江北给带动起来,围绕城市在空间布局的优化上,哈尔滨做了很好的探索,松花江原来是一条边界河,现在变成了一条穿市而过的内河。当前的哈尔滨可谓是:“一江居中,两岸繁荣。”沿江产业带里既有高端制造业也有旅游业,以及教育、研发服务业、行政办公区、商贸区等,已经成为哈尔滨市一个靓丽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