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国家信息中心主办

财经界

您的位置:首页 > 营商环境 > 地方展示 > 正文

成都:深化综合改革 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

2月11日,春节后上班首日,成都市召开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动员大会。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的动员令正式发出,紧接着成都制定了一份具有较高含金量的政策文件——《成都市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 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的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为成都市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很多硬招、实招,打出了政策组合拳。

近期,针对《行动方案》的相关内容以及成都市加快推动国际化营商环境所做的主要工作、下一步目标打算等相关问题,《财经界》记者专访了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成都市将努力建设与城市经济规模国际排名相称的营商环境,到2019年底,营商环境短板弱项明显改善,所有涉企事项网上可办率提高至95%以上,办理时限压缩30%以上,部分领域营商环境指标达到国际公认的先进水平。到2020年底,以企业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力争涉企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办理时限压缩50%以上,各领域营商环境指标全面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排名中位居前列。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改善营商环境建设,要有目的地去定政策、添措施,进一步深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深化各项制度综合改革,全面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充分释放体制机制创新红利。”该负责人说,在《行动方案》中包括了10个配套行动计划,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标准和国家发改委指标体系制定,致力于创新创业、政务服务、产业服务、法治服务和内陆开放五大环境,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便利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聚焦科技创新全链条,持续提升全球人才及各类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国际重要创新成果转移和转化能力,营造全面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的卓越环境。

建立市场导向的创新创业生态,以产权明晰为基础、产权激励为核心,着力打造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卓越创新环境。大力支持成都高校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明晰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间的产权关系,鼓励企业将高校院所未确权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进入市场。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推动市场主体间联合创新、创造、创业。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撑引领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推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水平和效率,着力构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的卓越制度环境。持续提高知识产权创造水平,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开展知识产权质量提升工程。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积极适用惩罚性赔偿标准,推动建立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知识产权违法成本。

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快速反应体系,提升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结案率。发挥国际知识产权法庭作用,建立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持续提升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成都运营中心、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面向融入国际创新链和产业高端,建立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覆盖全链条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开放高效、氛围活跃的卓越服务环境。持续推动在成都高校院所与区(市)县利用校院内及周边土地、楼宇等资源共建环高校院所知识经济圈。巩固推广高新技术超市服务模式,扩大科技企业创新券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比例。推动军民融合领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

培育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应用场景,鼓励支持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在智慧城市建设、农商文旅体融合、绿色低碳发展等场景中广泛应用,推动建设一批示范工程,着力打造新技术应用推广、新产业裂变催生、新业态衍生发展、新模式融合创新的卓越应用环境。完善创新产品推广示范目录,优化纳入目录范围的创新产品种类和数量,对目录内创新产品采购人给予一定风险补偿、保费补贴支持,加大在成都平原经济区的推广示范力度。

完善人才引育和评价激励机制,围绕构建国际一流创新链和满足产业高端需求,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引进培育人才,遵循市场规律配置激励人才,着力打造尊重人才、人才为先的卓越人才环境。

着力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全面对标国际国内先行标准,按国际惯例办事、按国际规则行事、按国际标准服务,推动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持续提档升级。

全面提升网络理政效能,充分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互联网+政务”治理能力。持续深化全网理政,推进政府部门信息系统迁移上云,实现全市公共数据集中统一管理,深入推进“仅跑一次”、“不见面审批”事项清单,进一步清理涉企办事证明文件,推进“一网通办”服务模式。

大幅压减企业开办时间,实施简化企业开办行动,简化企业开办程序,将企业开办必备流程环节精简至“工商登记、刻制公章、申领发票、社会保险登记”四个环节,条件成熟时压减为三个环节。实行企业开办“一网通办”,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密外,原则上均应纳入网上办理。

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对纳入“证照分离”改革范围的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分别采取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方式完善管理机制。通过“证照分离”改革,有效区分“证”、“照”功能,让更多市场主体持照即可经营。对“证照分离”改革后属于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类的事项,原则上要通过“多证合一”改革尽可能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现市场主体“一照一码走天下”。

推广“首证通”新模式,市场主体开办时在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城管等部门申请获得的首个审批许可(备案核定)可作为“首证”,以“首证”作为审批办理“后证”(审批许可、备案核定、书面承诺)的依据,将证前现场审查改为证后核查。

全面推进企业简易注销,实施简化企业注销程序行动计划,深化市场主体简易注销登记改革,简易注销公告期届满无异议的,在3个工作日内作出准予简易注销决定。降低注销成本,探索提升企业和个体普通注销登记便利化的实施路径,推动税务清税注销便利化。

大幅压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深入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优化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全面实行“一张蓝图、一个系统、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套机制”。重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新模式,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阶段办理、材料网上流转、窗口统一出件”。

全面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推进“先承诺后审批”管理模式,在全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开展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承诺制改革,实现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过程强监管、失信有惩戒。

提升缴纳税费便利度,优化办税流程,推出“最多跑一次”和“全程网上办”清单。通过“成都税务号”推行全流程涉税风险提示。压减申请资料,涉税资料减少1/4以上。降低企业办税时间,推广统一规范的电子税务局,开展纳税申报网上自主更正试点,升级全市统一发票寄递中心。推进涉税服务事项网上办理,依法提供纳税基本信息。扩大“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的税收优惠办理范围。

全面压减不动产登记时间,实施方便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行动计划,优化登记流程,推行不动产统一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多点布局、全城通办”,压缩登记时限,不动产一般登记业务的办理时限,到2019年年底由15个工作日压减至5个工作日,到2020年年底压减至4个工作日。2019年年底,实现不动产权抵押登记业务办理时限由7个工作日压减至2个工作日内,不动产抵押权注销登记、查封登记、异议登记实现当日办结。推行不动产抵押权登记电子证明的应用。

推进包容审慎监管,贯彻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理念,主动适应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新动能加速成长的需要,着力打造包容创新、规范审慎的卓越制度环境。加快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探索智慧监管新模式,全面推广使用全市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智慧服务平台,建立架构清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监管“大数据”平台。推行柔性执法,探索完善行政管理的容错机制,对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实施 “三张清单”制度,依法编制从轻处罚事项清单、减轻处罚事项清单和不予处罚事项清单。细化、量化行政处罚标准,防止执法随意、标准不一等现象。

打造产业服务示范环境

坚持以要素供给侧改革为突破口,通过减要件、简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高企业获取生产要素的效率,打造综合成本适宜的产业服务示范环境。

实施提升企业信贷获得便利化水平行动计划,大力推广“科创通” 、“盈创动力”、“天府融通”、“农贷通”、“创富天府云”等金融服务平台运作模式,完善金融信用平台和防范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平台运行机制。持续提升企业申贷获得率,完善初创企业增信机制,引导本地金融机构绩效考核与小微信贷投放挂钩的激励机制,适当提高贷存比等指标容忍度,推行尽职免责实施办法。

实施提升企业用电接入便利化行动计划,压减申请资料,提升用电报装办理流程透明度,编制用电报装流程指南,通过政务大厅、天府市民云APP等全面公开。

实施提升企业用气接入便利化水平行动计划,压减申请资料,优化用气报装流程,推行先踏勘后受理、联合踏勘、联合验收、快速报价等服务新模式。

实施提升企业给水接入便利化水平行动,精简用水报装环节,全面实行“一次性告知、仅跑一次或不见面”报装,压缩用水报装时间,压减企业用水成本,公开各项用水报装工程费用清单。公开用水办事流程,制发用水办事指南。

打造内陆开放领先环境

树立全球视野和国际眼光,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高水平规划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全面提高市场开放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提高市场准入开放度,对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开放平台、公共服务等工程全面引入竞争机制,鼓励世界最优秀的专业化外资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参与共同开发共同建设;全面落实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制定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养老、托养、教育等领域的推进方案,在环保、交通能源、社会事业等领域向民间资本集中推介一批商业潜力大、投资回报机制明确的项目;在交通运输、水利、环境等领域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市场竞争开放度,实施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招标投标行动,严格落实《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赋予社会投资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发包自主权。全面实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全面清理取消清单外针对外资设置的准入限制,落实以在线备案为主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对不涉及国家规定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外商投资企业,将设立、变更备案办理时限到2019年年底压减至3个工作日,2020年压减至1个工作日。

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实施跨境货物贸易通关便利化行动计划。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快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深化中国(成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全面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航空口岸实行“7×24小时”通关服务。实施“一次申报、分步处置”通关模式,提高系统自动审核放行比率,出口查验率不超过2%,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压缩1/3以上。实行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公示制度,进一步降低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

着力构建法治化市场环境

借鉴国际经验,适应国际通行规则,加快完善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和产权保护政策框架,打造适应企业健康成长的国际化权利保护典范环境。

严格依法保护产权,进一步完善现代产权制度,全面落实国家、四川省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政策措施,注重建立健全平等保护民营经济产权长效机制、企业合法权益受损依规补偿救济机制以及公平竞争保护机制。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全市的征信系统,依托成都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和“成都信用”网,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归集机制、异议处理机制和信用修复机制,落实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应用机制,拓展信用信息应用场景。提升守信激励和失信治理水平,推进企业信用监管制度改革,将信用承诺纳入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提升诚信文化和诚信建设水平,认真履行在招商引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活动中与投资主体依法签订的各类合同,开展产权保护领域和政务诚信专项督查,建立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出台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行为清单,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建立领导干部常态化听取意见制度,创新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大力弘扬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的“三到精神”。完善企业家荣誉制度,发布“成都市百强民营企业”榜单,表扬奖励贡献突出的企业和优秀企业家。

该负责人还强调,成都市将建立营商环境评价评估体系,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年度市级部门和区(市)县目标考核。定期开展满意度测评,积极听取各类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改革的意见建议。积极总结、学习先进经验,加强对市场主体满意度高、认可度高的典型经验的总结、宣传和推广,放大示范效应。营造持之以恒改善营商环境的氛围,将之作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不断对标先进,持续提升政务效能,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亮丽名片。成都市将切实增强营商环境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优化工作机制、细化任务分工、强化统筹联动,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让各类市场主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本刊采写:王海蕴  律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