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国家信息中心主办

财经界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界杂志 > 2014年第九期 > 封面文章 > 正文

京津冀核心:体制改革

摘要:肖金成认为,重点应放在区域的空间布局上,合理定位城市功能,引导产业错位发展,功能互补,避免同质化的恶性竞争。

京津冀核心:体制改革

——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

 

  沉寂多年的京津冀一体化,再次成为我国区域合作中的焦点。

  自今年2 月,习近平主席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后,各方积极回应。官方编制规划,民间研讨不断,而作为其中主角,京津冀三地也出奇一致地表现出自己的热情。

  “热情来自于迫切的发展需求。”《财经界》记者日前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肖金成,这位长期致力于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专家告诉记者,当前,京津冀三地都面临各自的发展难题,亟待解决,对区域合作、协同发展有着迫切的需求。而从国家整体区域布局考虑,北方经济中心急需振兴,推动京津冀发展意义非同小可。

  但如何协同,此次中央的强力推动能否破除多年来的钳制因素,给京津冀三地架上一体化云梯,依然是各方探讨的重要内容。

  区域合作的需求

  京津冀一体化不是一个新话题,但为何多年之后才重新得到回应和重视。

  肖金成多年跟踪研究京津冀地区发展,对此有着深刻体会。在他看来,京津冀三地目前都存在各自的发展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首先,对北京而言,当前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雾霾问题。而通过长期治理实践也发现,要重新找回北京的蓝天,不能仅凭北京一己之力,需要周边地区的积极配合。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北京的雾霾除了城市汽车尾气的“贡献”,更多的那部分则与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密不可分。

  其次,急剧膨胀的人口也让北京头痛不已。北京市统计局今年年初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 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14.8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5.5 万人,增长2.2%,虽然增速比上年下降0.3 个百分点,但绝对量相对于增加一座中等城市。北京外来常住人口已达802.7 万人。

  面对还在不断涌入的外来人口,北京城市容量被一挤再挤。为什么人们不去人口密度不大、城市规模不大的河北,反而都挤到北京?肖金成坦言,这充分说明两地在就业岗位、收入水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但北京没有权利把人向外撵,最好的办法就是缩小两地的差距,增强河北的吸引力。

  此外,就是越来越拥堵的交通状况。尽管北京已采取了诸多限制措施,地铁等公共交通设施建设也从未停止,但城市道路的拥堵非但没有改观反而每况愈下。肖金成分析指出,表面上看是交通状况差,深层次的问题则是产业和居住的高度分离,城市功能过度集中在主城区。因此,北京的功能急需向外疏解,往外走路才会越来越宽。

  肖金成认为,河北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没有发展起来。没有产业,就缺少岗位,居民收入上不去,就会往外走。因此,与北京的人口持续增加相反,河北是常住人口少、户籍人口多。二是城镇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产业结构不合理,偏重钢铁、水泥、化工、建材等资源依赖性产业。所以,河北当前需要做的是调整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经济结构,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引进更多的高科技企业和高素质人才。

  谈及天津,肖金成说,其区位优势明显,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港口城市,历史上曾与上海、青岛并称为“上青天”,工业化水平高。但可惜的是,改革开放后,有着悠久积淀的天津因没有及时转型,品牌隐没,光环渐失。从天津当前的发展现状看,尽管依然有着北方经济中心之称,但从规模和实力上都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产业综合实力亟待增强。

  详细梳理京津冀当前发展状况,不难发现,协同发展已成为三地共同之需。北京需要周边地区帮助分解环境、人口和交通等压力;河北需要依赖京津的辐射,增强自身吸引力,发展产业,调整失衡的城乡、经济结构;天津则需要通过协同发展,发展成为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

  更重要的是,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对振兴整个北方经济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肖金成指出,相较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近年来的发展成效,发展条件和文化底蕴都非常深厚的京津冀本应更具优势,理应发展得更好。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下,社会各界更对京津冀一体化寄予厚望。

  协同之策

  京津冀三地如何协同发展?

  相较于其他区域,京津冀的身份和关系都颇为特殊。北京和天津是两个直辖市,一为中国首都,一为工业中心。河北面积虽然最大,但无论从行政权还是经济地位上来看,显然都无法与前两者相比。

  这样的背景下,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协同难度可以想象,也从另一方面彰显顶层推动的重要含义。日前有消息称,国务院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领导小组以及相应的办公室,由副总理张高丽担任组长。尽管此消息还未经官方明确发布,但业内对于成立协调小组均持赞同态度。肖金成认为,“必须有一个更高一级的领导机构来协调三地的发展。”

  同时,肖金成也就协同的意义进行了概念普及。他说,协同发展并非指各地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完全一样,而是要求尽量缩小各方面差距,齐心协力,共同发展。正确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不仅有利于老百姓对京津冀一体化有一个合理期待,政府也能正确发挥自身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对区域的影响方式也由过去的绝对主导改为以引导为主。

  具体到正在积极研讨、制定的京津冀一体化规划,肖金成认为,重点应放在区域的空间布局上,合理定位城市功能,引导产业错位发展,功能互补,避免同质化的恶性竞争。

  比如,北京应强化“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四大首都核心功能, 保留五环内的湿地、林地等生态保护区,尽力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产业上应大力发展服务业,要以高端服务业为主,为整个京津冀地区、甚至全国提供服务,其他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可以转移出去。以汽车产业举例,可以保留汽车整车制造企业,但汽车零部件生产完全可以转移到河北。

  结合现有发展特色,天津则应该发展高端制造业,大型装备等。眼下,天津产业高低不齐,既有汽车、造船等先进制造业,又有很多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应该设置一定的门槛,引导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

  而对一直偏重能源、基础原材料等工业发展的河北而言,要依靠北京、天津的带动优势,吸引高科技产业和高科技人才,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也要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平。由于河北很多城市在京津冀城市群范围之内,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各城市在功能上与京津错位发展。

  体制改革试验田

  这一次,京津冀一体化能否顺利推进,还是在激情过后再次回复以往多年的平静?

  这不仅取决于中央的决心,更要看政府与市场的执行力。

  谈及京津冀一体化多年进展缓慢的原因,肖金成认为,除了没有规划好、城市功能定位不清外,根本原因其实还是体制问题。他说,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京津冀就难以真正实现一体化。

  体制问题中,又分为两点:一是“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二是政绩考核体制。

  财政上的“分灶吃饭”体制,是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即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以地方与中央签订财政上的“ 承包” 协议为主, 形成一种以划分收支为基础的分级包干和自求平衡的财政关系。

  尽管“分灶吃饭”有着特有的时代背景,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体制的完善,其弊端日益显现。目前来看,各个省市仍旧是按照自己的GDP 规划财政收入和支出。“就北京而言更为特殊,各区之间的财政收入和支出都是分开的。”肖金成说。

  受此影响,本就存在巨大差异的京津冀三地如何能打破“一亩三分地”的固有思维。毕竟,谁都希望通过一体化为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且不愿意把自己的财政收入分配出去。即便北京在统一协调下将自己一部分产业转移出去,但产业剥离出去带来的财政收入下降不会心甘情愿。

  同时,不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也极大地阻碍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尽管当前政绩考核已告别“唯GDP论”,但在一定程度上,其长期形成的影响以及考核制度中的其他不合理因素,仍然限制了经济要素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

  所以,肖金成认为,体制改革不仅仅是促进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推手,更肩负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区域协同发展试验田的重任。而且,肖金成还强调,除了改革不合理的体制机制,还要完善其他方面的一些机制,避免区域间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比如,国家应研究制定京津冀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明确有关税收、财政转移支付和补偿资金筹集、运用和管理等政策。他认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京津冀,要缩小差距、协同发展,经济发展好的地区就必须让利,拿出一部分财政资金,补偿给为生态环境做出贡献、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

  以河北张家口为例,其被划定为生态功能区后,发展工业有了诸多限制,那么,它的财政支出资金从哪儿来?政府公共服务所需资金怎么解决?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如何提高?诸如此类的问题,考验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决策者的决心和智慧。

 

关键词:京津冀,体制改革,核心